90后父母带娃现状:一边摆烂,一边科学育儿

作者:小编 更新时间:2025-06-21 点击数:917

深夜11点,孩子终于睡着,你瘫在沙发上刷手机,突然看到一篇《3岁前不早教就晚了》的文章,瞬间一个激灵坐直——“完了,今天又没给孩子读绘本!”但下一秒,你又默默躺平:“算了,明天再说吧……”

这届90后父母,可能是史上最矛盾的一代:

嘴上说“快乐教育”,但看到别人家孩子会背唐诗,心里还是慌。

一边吐槽“鸡娃”太累,一边偷偷研究蒙氏教育法。

带娃时能躺就躺,但该买的早教玩具一样没少。

这种“间歇性科学育儿,持续性摆烂躺平”的状态,成了我们的真实写照。

wechat_2025-05-26_192007_004.png

1摆烂,是因为真的累

我们这代父母,小时候被“散养”长大,如今自己带娃,却要面对更复杂的环境:学区房、兴趣班、升学压力……光是想想就让人想躺平。

于是,我们学会了“战略性放弃”:

  • “辅食?今天点个外卖吧,反正有肉有菜。”

  • “玩具乱扔?先拍照发个朋友圈,等会儿再收。”

  • “孩子要看动画片?行,让我安静半小时……”

不是不想精致育儿,而是“996+带娃”的组合拳,早就榨干了我们的精力。

2科学育儿,是因为真的怕

虽然平时摆烂,但90后父母对科学育儿的执着,一点不输上一代。

我们可能懒得做饭,但会研究“BLW自主进食法”;

我们可能自己熬夜刷剧,但坚持“睡前亲子共读”;

我们可能记不住纪念日,但孩子的“敏感期发展表”倒背如流。

为什么这么分裂?因为我们比任何一代都清楚:错误的育儿方式,真的会影响孩子一生。

上一辈的“打骂教育”“填鸭式学习”,我们亲身经历过,不想让孩子再走老路。所以,哪怕再累,该学的育儿知识一样不敢落下。

3“躺”和“卷”之间,找到平衡

其实,90后父母的“摆烂式科学育儿”,并不是真的偷懒,而是在理想和现实之间,找到一种可持续的育儿方式。

  • 不追求完美,只做“够用”的父母

辅食可以简单,但营养均衡就行;

玩具可以少买,但陪玩时全心投入;

早教可以不上,但日常对话多启发思考。

  • 放过自己,才能更好地爱孩子

与其焦虑“别人家孩子”,不如相信:一个快乐的妈妈,比一套完美的育儿方案更重要。

这届父母,可能是最“人间清醒”的一代——

我们承认自己会累、会懒、会崩溃,但也愿意为了孩子,去学习、去调整、去成长。

育儿没有标准答案,我们的“摆烂”里,藏着对现实的妥协;我们的“科学”里,是对孩子最深的爱。

所以,别太苛责自己。60分的父母,也能养出100分的孩子。